本文转自:朝阳日报牛配资
图为入框的3只凤头蜂鹰。冷锋摄
本报讯 (记者 孙良)继上千只红脚隼在北票市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聚会”后,又一罕见猛禽种群在此现身。9月14日上午,朝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在保护区内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蜂鹰集群活动,这也是该鸟类首次在朝阳市集群亮相,进一步印证了大黑山作为猛禽迁徙通道的重要地位。
当日,野保协会工作人员在保护区巡查时,发现近40只体型较大的猛禽呈分散状盘旋。工作人员史先生介绍,他们立即用高倍相机记录,通过放大图片仔细鉴别,确认这些猛禽为凤头蜂鹰。作为中型猛禽,凤头蜂鹰体长约0.55米,因头部有短羽冠,且喜食黄蜂、胡蜂等各类野生蜂(极少捕食家养蜜蜂)而得名。对于凤头蜂鹰集群现身的原因,野保人员分析,朝阳市野生蜂种数量庞大、分布广泛,为凤头蜂鹰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吸引其集群停留合乎情理。值得关注的是,红脚隼与凤头蜂鹰这两种迁徙性猛禽在一个月内相继在大黑山聚集,野保人员认为这一现象表明该保护区已基本具备猛禽迁徙通道的典型特征,成为迁徙猛禽在区域内的重要停歇与补给站点。
嘉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